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支撑。党的二十大将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重大战略,审计机关要深刻理解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的总体部署和具体政策措施,客观、全面、辩证地分析研究和处理科技体制改革和科研项目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监督保障作用。通过近年来审计情况来看,科技创新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加以研究解决。据此建议: 一是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力。各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应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布局,系统评估并全面厘清各平台功能定位,健全科技支撑服务体系,强化各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培育力度,完善科技型企业孵化平台体系,科学研究配套相关政策引导科研人员服务企业创新,充分发挥高端人才科研引领带动作用,积极会同其他行业主管部门等科学合理制定有关政策指标,真正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二是聚焦重点产业发展,规范科研项目管理。各地应将优势产业升级和新兴领域重大科技攻关作为助推科技创新的主要抓手,坚持目标和需求导向,设立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向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倾斜,对优势产业、龙头企业、重点项目予以大力支持,带动地区科技创新发展。同时强化重大科技攻关科学立项管理,切实履行风险管控和监管责任,深入实施一批重大科研项目,规范项目审批流程,加强项目实施和绩效跟踪,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创新能级。 三是发挥中介服务作用,研究推动政策衔接。各地行业主管部门应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引导规范第三方评价。健全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和协议定价、挂牌交易等多元化交易定价模式,推行技术成熟度评价标准, 支持社会企业加入技术合同登记机构,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依托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组织促进高校院所与企业、园区、投资机构充分对接合作,推动区域科技实力水平提质增效。 四是科学规划资金投向,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各级行业部门应加强科学论证,强化财政科技投入,合理制定项目资金分配计划,加大对各地各年度科技投入产出监测分析评价,下拨资金同时配套完善规范资金使用管理的政策文件,加强科技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同时强化资金管理使用事前指导、事中监督、事后考核,确保资金及时发挥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