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2018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公告 |
|
|
|
定西市2018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 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公告
(定西市审计局 2020年1月13日) 2018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市政府已于2019年12月19日向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作了专题报告。现将审计整改情况公告如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主要领导多次就审计整改工作在审计专报上作出批示,提出要求。市委唐晓明书记在市委审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把审计整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主动担当尽责,持续跟踪督导,扎实整改好审计发现的问题,不断增强审计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要把查问题、提建议、抓整改与完善制度、促进管理、推动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审计整改长效工作机制。市政府戴超市长今年先后2次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审计整改工作,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把审计监督作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重要抓手,依法自觉接受审计监督,认真落实整改责任,形成整改合力,并举一反三、以点带面,带动整个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工作监管进一步到位,确保所有整改事项按期顺利完成。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对审计整改工作的要求,全面落实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关于做好审计问题整改工作的审议意见,扎实推进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自觉接受审计整改跟踪检查,不断推动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审计整改工作总体情况 总体来看,2018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整改情况良好,截至2019年11月底,通过上缴财政、归还原资金渠道、统筹盘活、促进资金拨付、调账等方式,整改问题金额14.71亿元;促进项目开工、加快建设进度、决算验收等22个;完善相关规章制度7项。审计工作报告中反映的93个问题,已整改到位88个,正在整改5个。今年的审计整改工作呈现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强化制度建设抓整改。坚持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作为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着力加强审计整改工作方面的制度建设。在市级层面,今年9月份,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定西市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办法》,从审计整改责任、审计整改督查、审计整改协作三个方面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提出约束性条件,并对责任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等情况明确追责问责规定,为审计整改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在审计机关层面,市审计局配套制定了《全市审计机关审计整改管理办法》,建立覆盖审计整改全过程的工作规范,靠实工作责任、优化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要求,推进审计整改规范管理。 (二)全程跟踪检查抓整改。市审计局全程跟踪督促检查,推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地落实。一方面对审计发现问题及时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通过电话督促、上门督查、专项检查和下发督办函等方式,全程跟进,对账销号,加大跟踪督促力度,确保审计查出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整改。特别是以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契机,开展审计发现问题“回头看”专项治理,对近三年来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一次大起底、大清理。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实行审计整改信息化管理,建成全市审计整改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审计整改情况的实时监测、跟踪管控。 (三)健全长效机制抓整改。按照治已病、防未病的要求,坚持把审计整改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找准问题症结,注重源头治理,着力健全完善审计整改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责任落实机制、审计整改报告机制、跟踪督查机制、对账销号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结果运用机制、公开公告机制、协作联动机制和专项清查治理机制等十项机制,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监督、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凝聚审计整改监督合力,使审计发现问题真改实改、清零见底。 二、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整改情况 (一)市本级财政管理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整改情况。 1.市级财政管理方面: 一是关于预算绩效评价工作还不够规范的问题。市财政局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培训,不断提高绩效评价工作水平,坚持以预算绩效目标引领预算编制的工作导向,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市直部门项目绩效申报表进行审核打分,明确60分以下的不得进入预算审批环节,同时聘请第三方机构对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财政补贴项目及公交运营等重大财政补贴项目开展项目绩效评价。 二是关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市财政局将市本级所有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进一步压减实拨拨款,加大预算执行动态监控,规范预算单位支付行为。截至10月底,2019年度市本级国库支付清算支出13.88亿元,其中集中支付9.50亿元,占清算支出的68.49%,国库集中支付比例不断提高。 三是关于公务卡结算制度执行不够严格的问题。市财政局进一步加强公务卡结算管理,不断提高各预算单位公务卡办卡率和结算率。截至10月底,市本级新增公务卡793张,公务卡结算率较2018年提高48.19%。 四是关于政府采购预算约束性不强的问题。市财政局对采购事项,建立“先预算后采购,没有预算不得采购”的工作机制,其中对上级下达专项涉及政府采购的事项,严格落实先追加采购预算后方可进入采购程序的工作要求,有效提高了政府采购预算刚性约束。 五是关于预算收入督促收缴不及时、虚增财政预算收入和廉租房配售资金未纳入预算管理等问题。4个单位已将0.74万元非税收入上缴市级财政。市财政局将幼儿园保育费、伙食费等收费纳入专户管理,将廉租房配售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六是关于虚列财政支出的问题。市财政局已督促相关部门支出376万元,剩余的940.63万元资金已安排用于靖远安置点的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按照建设进度拨付支出。 七是关于部门预算支出进度缓慢的问题。市财政局向市直部门下发《关于做好2019年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快财政支出进度的通知》,督促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尽快安排本部门资金支出,确保资金尽早发挥效益。截至11月底已支出2688万元,占涉及资金的58%。 八是关于财政借款清理收回不及时的问题。市财政局制定了《定西市市本级暂付款五年消化方案》,分年度进行消化,同时全力催收财政专户借款,向各借款单位发出催收函,加大借款回收力度。 2.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整改情况。 一是关于政府采购和公务卡结算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市社保局进一步规范了部门政府采购工作流程,确保政府采购的严肃性。市委组织部和市财政局严格落实公务卡结算制度,公务卡办卡率达到100%,公务卡结算率较2018年度提高了56%。 二是关于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不规范和资金解缴不及时的问题。市卫健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卫生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费收缴管理的通知》和《综合监督执法罚没收入执收管理制度》,对2018年卫生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费收缴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核查。对市卫健委综合监督执法局2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问责。上缴罚没收入0.3万元和社会保险费104.25万元。 (二)全市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审计整改情况。 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区正在按照清偿计划和方案,积极清偿拖欠账款,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清偿压力较大。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市已偿还7.97亿元,剩余6.90亿元,清偿率为53.6%。其中:政府部门及所属机构拖欠7.84亿元,已偿还4.21亿元,剩余3.63亿元,清偿率为53.7%;国有企业拖欠7.03亿元,已偿还3.77亿元,剩余3.26亿元,清偿率为53.63%。全市及各县区都完成了清偿50%以上的年度目标任务,其中:市本级52.33%、安定区60.23%、陇西县62.6%、通渭县50.09%、临洮县51.68%、渭源县51.79%、漳县58.49%、岷县66.84%。 (三)2018年度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使用“一卡通”审计整改情况。 1.关于惠民惠农财政补贴政策执行方面的问题。陇西县对惠民惠农补贴补录数据进行了补录更新,对“一卡通”发放对象进行了重新核定。临洮县出台《临洮县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资金管理办法》,制定了救灾物资储备规划和年度购置计划,对2019年救灾物资采购情况在甘肃政府采购网进行了公示。漳县印发《关于全县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有关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县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通过农村信用合作社统一发放,并严格落实精准扶贫专项贷款财政贴息“先收后贴”政策。临洮县已将0.7万元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拨付到7名学生资助卡账户。漳县已将13个乡镇41.6万元森林生态效益公益林个人补偿资金拨付到位。 2.关于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管理使用方面的问题。临洮县已兑付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119.59万元,上缴县财政结余退耕还林资金1013.48万元,盘活统筹使用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补助等补助资金72.88万元,兑付到户0.22万元,支付使用7.05万元,结余资金151.05万元已上缴国库。漳县上缴财政盘活统筹使用闲置资金1306.69万元,兑付到户1435.55万元;陇西县已筹措512万元县级配套资金,469户危房改造对象补助资金发放到位。 3.关于惠民惠农财政补贴申报审批方面的问题。陇西、临洮和漳县已追回违规享受的补助资金30.8万元,解聘不符合条件的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98人,取消不符合农村低保资格13户47人。陇西县已追回部分基层人员套取的“一卡通”补贴资金5.69万元,对5名责任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工作约谈和诫勉谈话。漳县已追回重复发放的农村低保金0.43万元,对未经审批擅自变更生态护林员岗位的人员进行了调整,对各项惠农惠民补贴资金发放情况在村镇公示栏进行公示,确保惠农惠民补贴资金发放公开、公正、透明。 4.关于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方面的问题。陇西、临洮和漳县进一步完善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机制,严格落实一册明一折统政策规定,同时采取“一户一卡、逐户核实”的方式,对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核查。陇西县和漳县对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实行财政国库直接支付制度,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临洮县将3个乡镇账户留存的2018年第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资金684.28万元已发放到农户“一卡通”账户,验收未通过的补助资金49.54万元已上缴国库。临洮县为所有义务教育困难寄宿生补助对象免费办理银行卡,从今年9月份开始补助资金全部通过银行卡发放。漳县已归还违规发放的生态护林员补助资金0.7万元。 5.关于移送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查处情况。一是移送临洮县纪委监委核查处理的部分乡镇、村干部或其他人员涉嫌套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问题,已退还或追回补助资金10.98万元,其他问题正在调查处理中。二是移送漳县纪委监委核查处理的重复发放惠农补贴资金的问题,已追回违规领取补助资金2.64万元,对2名责任人进行立案审查,对1名责任人进行了提醒约谈。 (四)全市2018年度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审计整改情况。 1.关于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方面的问题。陇西县将东西部扶贫协作财政帮扶资金纳入预算管理,从4月份开始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报账制度。临洮县将滞留的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11.15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通渭县将2018年结余的财政帮扶资金36.34万元已安排到项目,其中已支出20万元。渭源县将违规资金归还原渠道,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约谈。 2.关于项目建设运营方面的问题。陇西县健全完善了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对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进行及时动态调整,所有实施项目全部从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中提取。通渭县衔接项目受益农户和合作社进行协商,已向每户项目受益农户分红250元。通渭县等6个县的22个扶贫项目已建成,其中通渭县2个扶贫车间项目已实现农户分红,安定区、通渭县和岷县已发放分红收益6.22万元。通渭县督促相关单位按照合同约定标准,对未成活的苗木进行了补植补造。通渭县和漳县及时对5个项目进行验收,其中漳县对光伏项目收益进行分配,贫困户户均增收850元,贫困村村集体平均增加1.13万元。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从整改情况看,2018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支持和监督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部分问题已整改完毕,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着眼长远,统筹协调,持续推进整改。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强力推进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充分发挥审计在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权力规范运行和反腐倡廉方面的作用。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审计监督制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职能定位,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增强监督的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充分发挥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独特作用。 (二)进一步抓好审计成果运用。把审计结果和审计整改情况更好用于重大投资项目安排、财政收支预算管理、政策措施制定与落实等工作;同时督促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加强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分析研究,举一反三、标本兼治,着力防范化解经济社会运行中的各类风险隐患,更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进一步加大整改督促力度。严格执行《定西市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办法》,进一步靠实整改责任,全力推动审计整改,不断增强政府督办、主管部门督导、审计执行督查的工作合力。对尚未完成整改的事项,坚持分类施策,持续跟踪督促,确保整改到位;对历史遗留等问题,加强部门沟通协调,稳步推进整改。 |
|
责任编辑: 市审计局管理员 |
分享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